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 政府文件 > 定政发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索引号:000014347/2022-09791 | |
发文字号:定政发〔2022〕13号 | 成文时间:2022-10-20 |
发文机关:定襄县人民政府 | 主题词: |
标题:定襄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定襄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 |
主题分类:综合政务 | 发布日期:2022-10-27 |
时间:2022-10-27 来源:定襄县人民政府
各乡(镇)人民政府,定襄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县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定襄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定襄县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0日
定襄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
为全面创优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山西省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忻州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和《忻州市落实“五有”套餐创优营商环境配套实施方案(暂行)》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更好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标准,坚持锻长补短,坚持强优争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战略支撑地、中部城市群发展隆起地、全省先进制造业集聚地、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营商环境协同发展,加快构建跨区域“一网通办”协同办理模式,探索跨区域项目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努力把定襄打造成生产生活性价比最优的精品城市,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来定襄投资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1.破除妨碍公平竞争的不合理限制。全面清理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政府采购、权益保护等方面不合理限制条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进实施第三方评估,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健全遏制乱收费、乱摊派的长效机制,着力纠正各类中介垄断经营、强制服务等行为。
2.建立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畅通政策制度设计、执行、反馈沟通渠道,发现、研究、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性瓶颈和体制机制问题,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配合做好《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全面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一致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
3.开展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试点。探索开展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试点,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普惠性法律顾问服务,逐步实现全县全覆盖。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推进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
4.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将涉外商事法律纠纷纳入山西省多元解纷平台。设立县级商事调解组织,鼓励引入和选聘高端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仲裁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商事纠纷仲裁。
5.加强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依法、平等、全面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强化执法监督,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定期组织甄别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民营企业和投资人犯罪案件,严厉打击侵犯民营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6.优化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服务。建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隐性门槛、壁垒发现、清理和评估工作机制,广泛利用“12345”服务热线、专项督查等渠道,主动搜集违规审批、评估评审等事项和办事材料,以及不合理排除和限制竞争、政府部门擅自赋权等具有隐性壁垒性质的问题,制定隐性壁垒清理清单。全面清理在招标活动中要求投标单位必须在项目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等排斥外地投标人的行为。政府采购项目全部实行采购意向公开,推进全程电子化交易,实现全省域评标评审专家共享。推动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与国库支付系统信息共享,实现工程款支付网上查询,支持企业采用保函形式缴纳保证金。公开招标限额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
(二)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1.开展极简审批行动。进一步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清理规范目录管理、登记注册、年检年报、指定认定等行政管理措施。试点一批投资项目免予技术评审,对不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的重大项目和不涉及环保、生产、生命财产安全的企业投资项目及实施承诺制办理的政府服务、区域综合评估项目,原则上不再组织技术评审,实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探索一批智慧审批服务,推动涉企简易审批事项“秒报秒批”,优化提升市场主体审批服务体验。大力推进“全域通办”。编制市级“全域通办”事项清单,重点在企业登记、办税缴费、不动产登记等领域,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等方式,逐步实现全部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任一政务服务站点均可办理。与太原市共同推进两市政务服务一体化,推进“区域协办”,建设线上服务专区、线下服务专窗,建立协同会商机制。
2.便利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深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推行登记注册“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将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发票申领及银行、社保、医保、公积金开户纳入全流程管理,深化“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探索“多业一证”审批模式。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府院联动机制,进一步简化市场主体程序。开展市场准入、退出综合效能机制,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意见反馈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
3.推行证照“自动延期”服务。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办理证照延续、变更,且申请人承诺许可、生产、经营等条件未发生变化的,可延期 3至 6个月完成有关许可的延续、变更手续。
4.推进高频资质证件跨区域互认。在银行贷款、项目申报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业务领域推广在线身份认证、电子证照、行政审批专用电子签章应用。鼓励认证机构在认证证书等领域推广使用电子签章。2022年底前,基本实现个人高频服务事项和企业生产经营高频服务事项资质资格证件全县域互认通用;2023年底前,基本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5.提高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级。建立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线上、线下“全代办”制度,助力企业群众网上办事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愿办”“爱办”转变,让线上“进一网、能通办、一次不用跑”、线下“进一窗、全代办、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
6.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配合好省“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和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强化“政企银保服”联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2022年底前,建成涵盖专利、商标的知识产权服务大厅或专区,专利费用减缴备案审批时限压缩至 5个工作日。
7.优化纳税人申报缴费服务。推进“十一税合一”申报、小微企业按季度申报。全面推行电子发票(票据),推进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进一步优化纳税缴费流程、精简申报材料、扩大“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范围。
8.提升涉外审批服务水平。开设“定襄县外商投资指南”专栏,向外籍人员及时精准提供在定投资、工作、生活指南等信息,方便其及时准确了解我县的引资优势、产业平台、投资促进政策等关键内容,不断提升我县国际知名度和国际传播能力。整合梳理各部门涉外审批服务事项,为外资企业在定设立和发展、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及华侨来定创业投资、就业发展,提供办事指南、涉外政策查询、便民服务等指引服务。
9.探索“区块链+政务服务”应用。推进“区块链+职业技能培训”“区块链+工伤保险一体化”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政务服务、卫生健康、交通物流、会计、统计等领域的应用。
(三)着力打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1.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在市场监管、税务、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生态环境、矿产资源、能源等重点领域率先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进跨地区信用标准互认、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和联动奖惩。
2.加快构建新型综合监管机制。健全完善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互联网+监管”为主要应用的新型综合监管机制。依托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联动响应和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一处发起、全网协同”。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房屋建筑类建设项目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建立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机制,实现企业群众“有求必应”、政府部门“无事不扰”。
3.探索更具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依法编制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减轻处罚事项清单和首次轻微违法免予处罚事项清单。探索开展“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等包容审慎监管试点。在市场监管、文化执法、劳动监察、生态环境等领域实施以信用报告代替办理无违法违规证明。
4.强化重点领域全链条监管机制。探索建立重点监管清单制度,明确重点监管事项、程序、方法等。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重点领域,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加强互联网医疗执业行为评审评价,强化医师执业行为监管。
5.探索企业重整期间信用修复机制。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与修复工作规范,加强市场监管、税务、银行、保险、证券等部门信息共享交互,为符合条件的破产重整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及时调整信用限制和惩戒措施。
6.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制度,持续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全面清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建立健全政府清欠工作机制,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建立政务诚信评价机制,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主动维护政府诚信。建立健全政务诚信诉讼执行协调机制。
(四)着力打造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
1.打造政策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强化涉企政策从研究制定、执行落实、修订完善到废止退出全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制定制度。运用好省涉企政策云平台,推行认定类、指标达成类等政策“顶格优惠”“免申即享”。规范中介服务管理,全面公开中介服务事项名称、所涉审批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实施机构、办结时限、工作流程、申报条件、是否收费及收费标准等。
2.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聚焦企业从注册登记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用工、融资、税费、招标采购、知识产权、法律等服务,以及注销或者破产等全生命周期事项,分类梳理编制服务事项清单,整合推出一批“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标准套餐。
3.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推进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自然资源“三级联办”系统,实现项目全程电子化申报、全程不见面审批、全程可追溯监管。推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首席服务秘书”制度,实行省市县级重点投资项目包联责任制。
4.打造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围绕自然人出生、户籍、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婚姻、生育、退休、后事等 10个阶段全生命周期事项进行精准梳理,编制自然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清单,分类推出“一件事”办理套餐。
5.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链。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持续开展不动产登记“清零”行动,推进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一网通办”“一窗办理”。完善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制度。增加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保障持有居住证的适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学校入学。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好就医难、报销难问题。逐步实现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诊疗信息等在全县不同医院互通共享,推动电子健康档案、报告结果等信息对个人开放查询。率先在太原、忻州两市区域内取消异地就医备案。进一步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民生+N”应用服务。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内推动交通“一卡通”。推动太原、忻州两市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率先实现全程网办。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五)着力打造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
1.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坚持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信用有奖惩,进一步拓展延伸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范围。落实《山西省“标准地”改革工作指引》,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出让“标准地”宗数占本开发区工业用地比重不低于 80%,探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地”改革。深化“多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验收改革,推进涉审中介服务事项改革,建立项目前期服务机制,量身定制“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服务。研究制定优化小型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服务制度,推动“成交即发证”“交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
2.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健全创新激励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大力支持在忻科研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市场主体间联合创新、创造、创业,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
3.优化市政公用设施接入服务。推进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全面整合水电气网各项公用服务事项、业务流程,统一入驻政务大厅专窗和“三晋通”App专栏,提供报装、维修、过户、缴费、查询等网办业务,实现市政公用接入服务一次申报、一网通办、一站办结。对接入工程涉及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绿化许可、涉路施工许可等实行全程在线并联办理,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对虚假承诺、违反承诺等行为实行惩戒。
4.便利市场主体融资服务。持续推进“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创新信用贷款产品,深化“政采贷”“银税贷”等应用。探索财政、社保、公积金、税务、水电气网等公共数据及各类信用信息依法依规向金融机构开放。推动在定银行机构和涉信贷有关部门简化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服务效率。推动区域性股权改革创新,为私募股权持有人提供流动性支持和退出渠道。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定襄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组建工作专班,定期研究调度、定期督查通报、定期评估考核全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完善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夯实主要负责同志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的履职评价。各有关单位要细化实施方案,形成工作有力度、成果可预期、市场有感受的措施清单,并报县营商办。
(二)强化信息支撑
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政府管理、服务、运行的深度赋能。加快系统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范围,推动实现电子证照、政务数据多地域授权和场景授权。深化县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能力,为创优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信息保障和数据支撑。
(三)强化宣传培训
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县宣传工作重点,全面系统开展营商环境和涉企政策宣传解读,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常态化组织优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网、微、屏、端”等新媒体,讲好定襄改革故事,宣传定襄营商典型,提升定襄营商环境建设品牌知名度。在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开设“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建设专栏,录制专题宣传片,展播“政策天天讲”微视频,举办“营商环境大讲堂”,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组织进企业、进广场、进社区宣传活动,提高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改革成效和市场主体覆盖面、知晓率、可及度。加强对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督促指导,重大改革、重点工作纳入“13710”信息化督办系统,实施清单式、项目化全程跟踪督办。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机制,既抓正面宣传,又抓负面曝光。创新考核评估方式,突出市场主体感受度和政策落实度,运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单位开展年度考评。强化考评结果应用,对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推进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约谈,对严重损害营商环境的,依纪依法向有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
附件:定襄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改革事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