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 政府文件 > 定政办发

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

 时间:2023-01-16      来源: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月9日

    

 

 

  

  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 

  前 言 

  森林草原火灾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草原生态安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气象现象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持续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全国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完善科学防火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 

  “十三五”期间,定襄县林草建设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国土绿化、资源保护、林草改革、产业发展、生态扶贫、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森林面积达到49.18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1.12%,全县林草资源得到有效增长,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发展。 

  在《全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定襄县“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等的总体框架下,在分析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定襄县情编制《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森林草原防火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等,重点对预警监测指挥系统、专业队伍能力、航空护林能力、林火阻隔系统、林草火灾风险普查、防火宣教等进行了说明,为“十四五”期间推动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意义重大。 

 

 

  

  第一章 森林防火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定襄县林草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个攻坚战”,扎实开展太行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现大地增绿和农民增收互促共赢,为定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十三五”期间,定襄县始终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方针,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火灾应对工作机制,坚持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稳定的大事来抓。定襄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有效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切实保障林草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各地严格落实地方政府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构筑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减少森林草原火灾危害的目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持续加强火险预警,全力推进火源管控,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开展了监测预警、应急装备等建设项目,各类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得到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专业化、通信设备智能化、扑救工作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得到加强,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面积大幅下降,有效保障了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林区社会稳定。2016—2020年,全县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达到规划总体目标。 

  一、预警监测指挥体系不断健全 

  “十三五”期间,我县不断加强预警管理平台、林火视频监控等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森林草原资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立体监测。 

  二、森林草原消防力量不断壮大 

  2020年末,依托县人民武装部民兵预备役、县应急专业队等组建了80人的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各乡镇组建了森林消防半专业队伍。 

  三、航空护林能力得到增强 

  “十三五”期间,我县购买并配置了十台无人机,对重点林区及火灾易发区域进行日常航空巡护,填补了我县航空护林的空白。 

  四、林火阻隔系统得到加强 

   “十三五”期间,不断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统筹布局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为一体的林火阻隔系统,修建防火隔离带90公里,起到了阻止火势蔓延、降低火灾强度的作用。 

  五、火源管控能力明显提升 

  制订了《定襄县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县政府每年适时发布禁火令,层层签订防火责任书,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实行网格化巡查和定点责任看护两项制度,在全县林区范围内按林区、按流域、按村庄、按山头地块划分巡查网络,紧紧盯住“五口”“五头”“五边”,积极推广应用“防火码”,进一步压实了森林草原防火责任,为规范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供了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 

  六、全民防火意识不断增强 

  完善宣传教育设施,增加林区防火检查站和固定宣传警示物数量;建立森林草原防火微信宣传平台,强化各级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的宣传教育职能;创新宣传机制,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形式,扩大宣传广度,深化宣传实效,全民防火意识显著提升。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 

  一、面临的形势 

  森林草原火灾是森林最具毁灭性的灾害,不仅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之一。目前,我县森林草原防火面临以下形势:一是受气候变暖影响,全县气候干旱趋势加强,极端天气增多,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长期居高不下,加之火源管理难度加大,防火期延长,森林草原火灾时有发生,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二是通过实施太行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重大工程,持续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全县森林草原面积不断增大,森林草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林区内普遍草多、草厚、草密,林下可燃物大量积累,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任务日益加重。三是我县林分结构单一,油松林大面积分布,集中连片,一旦发生火灾,管控难度很大;林电隐患排查和治理不到位,“林顶线”和“林包线”问题仍很突出。四是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祭祀习俗的影响,“烧荒”“烧秸秆”“烧地头”、上坟祭祖、焚香烧纸等现象仍有发生,随着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兴起,进入林区游客显著增多,野外吸烟、野炊等引发火灾屡禁不止,林区火源管理难度大。 

  二、存在的问题 

  1.火险监测指挥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县森林草原火险预警平台监测点、林区瞭望监测设施数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2.专业队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县现有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年龄结构不合理,保障机制不健全,营房、训练场所、防灭火机具等基础设施设备标准低、装备差、数量不足,专业队伍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型装备、以水灭火设施设备不足,扑救森林草原火灾的综合能力亟待提升。 

  3.防火道路和阻隔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县防火应急道路密度低、路况差,通行能力不足,导致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后扑火队伍不能及时到达现场处置,往往小火酿成大灾,特别是一些地方已建成的防火应急通道和防火阻隔带因自然灾害损毁或缺乏资金保障,不能及时维护,很难起到防火阻隔作用。 

  4.航空护林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尚未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专用航站,航空护林工作亟待加强;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尚未普及,相对总量不足,远不能满足我县航空巡护的需要。 

  5.经费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由于财政投入有限,地方政府在森林草原防火项目配套和后期运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现有投资难以满足现阶段森林草原防火发展需要。 

  6.科学防火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火源管理制度、火险隐患排查制度、森林草原防火考核和奖惩制度等配套规章制度不完善;执法体系不健全,执法力量不足;科技防火创新意识不强,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成果转化和先进技术应用程度不够,火源管理、灭火技术和手段、无人机和卫星应用等方面还有欠缺。 

  第二章 规划总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为根本,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森林草原火灾有效防控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通过科学分区与分类施策,建立健全森林草原防火责任、消防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科学防火和依法治火五大机制,形成完备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推进森林草原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我县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综合治理,以防为主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坚持把提高森林草原火灾预警能力、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和扑火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安全防护装备和应急避险培训,坚决防范人员安全事故发生。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根据森林草原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草原资源分布和火灾发生情况等,科学划分治理区域,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对重点防控区域加大投入,提升重点区域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开展,统筹兼顾,保证建设成效。 

  三、科技引领,强化宣教 

  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推广先进实用的防扑火设备和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警监测、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能力建设,构建防火信息化体系,不断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科技含量;重视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四、政府主导,齐抓共管 

  森林草原防火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建管并重,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同时,继续坚持广大群众自治联防,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森林草原防火机制。 

  第三节 规划目标 

  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森林草原火灾有效防控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按照美丽定襄的建设目标,构建较完备的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林火综合防控能力。“十四五”期间,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内,草原火灾受害率控制在2‰以内。 

  1.加强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监测指挥系统建设。升级改造森林草原防火指挥中心。 

  2.加强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专业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指挥员和队伍的培训演练,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升队伍综合作战能力。 

   3.加快航空护林能力建设。推进县级航空护林站建设,提高航空护林预防扑救能力;通过自行采购或者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扩大使用无人机数量,加强无人机对林火监测、火场侦查、火灾扑救等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4.加快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林火阻隔系统预防控制森林草原火灾能力,降低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机率,规划期内建设和维护工程阻隔带100公里,新建或改造防火应急道路120公里。 

  5.完成林草火灾风险普查。完成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编制森林草原火险调查和评估报告。 

  6.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教工作。推进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升全民防火意识。 

  表3-1  森林草原防火主要指标表 

主要指标名称 

十四五 

总目标 

 

森林火灾受害率(‰) 

≤0.5 

草原火灾受害率(‰) 

≤2 

具体目标 

 

重点区域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配备率(%) 

100 

建设和维护工程阻隔带(km) 

100 

建设和维护生物阻隔带(亩) 

0 

新建、改造和维修防火应急道路(km) 

120 

  第四节 区划布局和治理措施 

  一、森林火灾风险区划 

  根据《山西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及我县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将我县森林防火区域划分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和一般森林火险区。 

  全县森林防火区域10个,包括8个乡(镇)和县国有林场、五台林局紫荆山国有林场区域,其中:森林火灾高风险区6个,4个乡镇和县国有林场、五台林局紫荆山国有林场;森林火灾一般风险区4个。 

  二、草原火灾风险区划 

  《全国草原防火规划(2021—2025年)》将全国草原防火区域划分为草原火灾高危区、草原火灾高风险区和草原火灾一般区3类。其中,定襄县属于全省草原防火一般区域,定襄县草原火灾高风险区6个,草原火灾一般区4个。 

  森林草原防火风险区划 

森林火灾风险区 

草原火灾风险区 

高风险区 

一般风险区 

高风险区 

一般风险区 

南王乡、蒋村镇、河边镇、受禄乡。县国有林场和紫荆山林场。 

季庄镇、神山乡、宏道镇、晋昌镇4个乡镇。 

南王乡、蒋村镇、河边镇、受禄乡。县国有林场和紫荆山林场 

季庄镇、神山乡、宏道镇、晋昌镇4个乡镇。 

  三、总体布局 

  综合“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和“草原火灾高风险区”,森林草原高风险区共6个,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区域。 

  四、治理措施 

  (一)森林草原火灾高风险区 

  该类区域森林草原火灾发生较多、风险程度高,总体上森林或草原面积大,地形复杂,林火扑救难度大。综合运用应用信息化和各类新技术,严格落实预测、预防、预警工作,结合技防和人防措施,实现防线前移;重点保障防火区、历史火灾高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完善林火预警监测、通讯指挥和林火阻隔网络体系等基础设施;重点突出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以水灭火机械化装备配备,加强专业化、半专业化以及村级队伍的建设,提高林火处置能力。 

  (二)森林草原火灾一般风险区 

  该类区域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次数较少、风险程度一般,森林、草原资源少或分布比较分散,多数属于中心城区及周围,森林草原火灾容易发现,总体扑救难度相对较低。重点加强重要居民点、工矿设施、景区周围的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和以水灭火设施,建设森林草原消防半专业队伍,提高宣传能力和早期处置能力。 

  第三章 重点建设任务 

  根据《全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 年)》《全省草原防火规划(2021—2025 年)》和全县森林草原资源分布情况,结合全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际,将森林和草原防火重点任务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第一节 预警监测指挥系统建设 

  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强新技术应用,创新预警模式,强化响应机制,构建完善的森林草原火险响应体系;充分发挥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在林火监测中的作用,完善全县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监测体系;提升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水平。 

  一、预警监测 

  (一)林火卫星监测 

  “十四五”期间综合应用省级卫星资源,密切监测全县森林草原火情。不断改进卫星监测系统在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卫星火情监测时效性和精确度。 

  (二)无人机巡护监测 

  选择适宜型号和功能的无人机,推进无人机在火场和航空巡护中的应用。基于无人机购置养护、操作人员培训和实际使用时间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可通过购置无人机或在森林草原防火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无人机巡护能力。规划期内全县每年不少于1000小时的巡护时长,规划期内总时长达到5000小时以上,提高日常巡护频率。 

  (三)视频监控 

  不断完善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主要在森林草原集中连片、人工瞭望盲区较大的重点林区布设视频监控设备,在野外用火、农事用火频繁的农林交错区,山口、路口布设视频监控卡口,严密监视野外用火行为。 

  二、火场通信 

  完善火场卫星通信系统,实现重要火场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与指挥中心实时传输,实现火场通信可视化。规划期内配备县级通信指挥车1辆,配备火场应急通信系统1套。 

  三、信息指挥 

  围绕我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实际,在现有预警监测管理平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上下联动、分级预警的方式,逐步构建卫星、飞机、远程视频监控、瞭望塔、人工巡护五位一体的防护体系,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精细化预警管理体系。同时,为提高森林草原防火指挥调度能力,规划期内拟新建或升级改造县级指挥中心1处,逐步实现全县“一张网”“一平台”的指挥体系。 

  四、设施设备运维 

  加强信息网络、数据资源、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完善运维支撑体系,对基础设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设备加强维护,为森林草原防火信息系统正常运转提供支撑。 

专栏1:预警监测指挥系统建设 

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强新技术应用,完善全县森林火险预警监测指挥体系。 

(1)综合应用省级卫星资源,密切监测全县森林草原火情。 

(2)可通过购置无人机或在森林防火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无人机巡护能力,规划期内全县每年不少于1000小时的巡护时长,总时长达到5000小时以上,提高日常巡护使用率。 

(3)布设视频监控设备和视频监控卡口,严密监视野外用火行为,减少人为火源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的频度。 

(4)完善火场卫星通信系统,实现重要火场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与指挥中心实时传输,实现火场通信可视化。规划期内配备省级通讯指挥车1辆,配备火场应急通讯系统1套。 

(5)规划期内拟新建或升级改造县级指挥中心1处。 

  第二节 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森林草原消防队伍是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巡查、火灾扑救的主要力量。建设纪律严明、管理规范、训练有素、技术娴熟、装备精良的各级森林草原消防专业或半专业队伍,是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核心。 

  一、加强队伍标准化建设 

  研究制定《全县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队伍的质量建设,提升装备水平,改善硬件设施。加大“以水灭火”装备的配备,不断提升消防队伍整体装备水平。 

  二、提升队伍实战化能力 

  通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实用技术培训和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实战化演练,确保消防队员能够熟练使用防扑火工具,不断提高队伍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规划期内县级每年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各1次。 

  三、加强队伍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加强消防队伍的规范化教育管理,以规范化促进战斗力的提升。通过集中食宿和半军事化管理,提升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队员心理思想教育和业务理论学习,开展业务知识、技战术运用、体能训练、避险常识、机具使用、作战指挥等方面的培训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队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科学灭火技能。 

专栏2: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1)研究制定《全县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队伍的质量建设,提升装备水平,改善硬件设施。 

(2)加大“以水灭火”装备的配备,不断提升消防队伍整体装备水平。 

(3)规划期内县级每年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各1次。 

  第三节 航空护林建设 

  航空护林是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情监测、火场侦察、宣传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确定的重点建设内容。 

  积极发挥航空护林在防火巡护、火场侦查、空中灭火等方面的优势,扎实推进定襄县航空护林站建设,强化定襄县航空护林站作用,积极推进临时起降点、取水池等配套设施建设,围绕全县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开展航空护林作业;鼓励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通用航空资源开展航空护林,探索应用无人机开展防火巡护、空中灭火等。 

  第四节 林火阻隔系统建设 

  林火阻隔系统是有效防止森林草原火灾蔓延、压制小火向大火发展、控制林火蔓延方向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森林草原火灾预防体系的基础工程。加强林火阻隔网、防火应急道路建设,能起到阻隔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及时输送扑救力量的重要作用。 

  一、林火阻隔网 

  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建设,重点突出林区与城镇村屯接驳、加油站、石油气管道、输配电设施等重要目标重点部位周边的林火阻隔网构建,同时加强对林火阻隔网的维护养护,定期开展地表可燃物的清理。规划期内建设和维护工程阻隔带100公里。 

  二、防火应急道路 

  防火应急道路是森林和草原防火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扑火队伍和物资迅速运达火场的重要通道,是实现森林和草原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重要保障。 

  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打通林区断头路,升级改造废弃路和简易路,与林区现有道路相连接,提高重点林区防火应急通道路网密度。规划期内新建、改造和维修防火应急道路120公里。 

专栏3:林火阻隔系统建设 

(1)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工程阻隔带和生物阻隔带建设,加强对林火阻隔网的维护养护,规划期内建设和维护工程阻隔带100公里。 

(2)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打通林区断头路,升级改造废弃路和简易路,与林区现有道路相连接,提高重点林区防火应急通道路网密度。规划期内新建、改造和维修防火应急道路120公里。 

  第五节 林草火灾风险普查 

  根据《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和《山西省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施方案》等要求,全面获取我县森林草原可燃物、野外火源、气象条件等森林草原火灾致灾要素,掌握历史森林草原火灾信息,查明区域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应急等综合减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县各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水平,形成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区划,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权威的森林草原火灾风险信息及科学决策依据。 

  一、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 

  针对森林草原火灾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开展全县范围内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要素普查。主要包括森林可燃物调查、野外火源调查、气象条件调查、历史火灾调查、减灾能力调查、草原可燃物调查等工作。规划期内,以调查为基础、评估为支撑,通过对全县5个森林可燃物标准地、1个可燃物大样地、野外火源、历史火灾、减灾能力的调查,摸清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隐患底数,查明县内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县各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水平。 

  二、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评估与规划 

  根据可燃物、野外火源、气象条件、历史火灾调查成果,以县级为基本评估单元,结合危险性评估数据、减灾能力调查数据、承灾体数据、重点隐患评估数据以及行政单元、地理分区要素,科学评估和掌握重点区域分季节、分时段、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森林草原火灾风险严重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综合风险评估,编制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要素专题图和风险评估与区划专题图。在风险评估与区划基础上,综合考虑重点隐患分级分布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综合减灾防治措施等因素,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区划,编制森林和草原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案。 

  三、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库建设 

  基于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县级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库体系,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全省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库,多尺度重点隐患分析、风险评估、防治区划的技术方法和模型库,实现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信息化管理,形成一整套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第六节 防火宣传体系建设 

  通过深入宣传学习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大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推进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景区、进林区”,营造全民参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 

  一、责任主体全覆盖 

  协调宣传、教育、文化、旅游、公安、民政、宗教等部门及乡(镇、街办)、村民委员会,组成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国有林场等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单位,落实防火责任,划定防火责任区,明确防火责任人,设置警示宣传标志,配备防火设施和设备;科学引导群众文明祭扫,减少因祭祀用火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 

  二、宣传形式多样化 

  围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月、宣传周及主要时间节点,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粘贴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印发禁火令、举办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防火科普知识、火灾扑救和安全避险知识的宣教;与县级主流媒体合作,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扩大森林草原防火宣传范围,及时宣传报道防火工作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推荐防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亮点和先进典型、先进个人,同时注重将执法与宣传密切结合,加强案例警示教育,提高宣传的震慑力;增加林区的防火宣传牌、宣传窗、宣传栏和防火检查站的数量,增配防火宣传车和宣传设备。 

  三、活动内容具体化 

  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的培训,印制相关宣传资料,录制防火宣传短视频、火案教学专题片,为公众提供宣传教育学习材料;开通森林草原防火公众监督举报平台和信箱,公布防火平台监督举报电话等,注重与社会群众的交流互动;建立各级林业部门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体系,国有林场、乡镇等可确定1-2名防火宣传员。 

  四、建设内容清单化 

  “十四五”期间,全县拟新建和维修各类宣传牌碑800块;在进山入林卡口设置“防火码”10个。通过大规模、全方位的宣传,进一步提升防火宣传的覆盖面。 

  第七节 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 

  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修订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加强林草部门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森林草原防火行政执法,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推动防火责任、防火措施落实。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防火责任机制 

  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严格落实林草防火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实时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掌握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进度,适时开展规划评估,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与指导,确保有关政策落实到位。 

  二、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依据《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草原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积极落实规划涉及的项目经费保障。加大森林草原防火投入力度,加强林火阻隔带建设,购置必要的扑火机具、物资装备,为预警、通信、物资、林火阻隔系统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 

  三、突出法律保障,构建良好法治环境 

  健全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机制,将森林草原防火法规纳入全县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森林草原防火法治意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执法培训,执法人员统一持证上岗,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 

  四、严格项目管理,保证项目建设成效 

  按照各级建设投资和专项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落实项目配套资金、自建资金及日常运行维护资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执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无质量问题;加强资金管理,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落实项目质量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资金流向和使用审计制度。 

 

政策解读:《定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襄县森林草原防火“十四五” 规划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闭本页